《命令与征服3 凯恩之怒》战争实验和交流心得
2014-06-25 14:45:55 作者:webadmin
通用内容:
★关于资源采集转化效率
资源采集及其合理利用是多数即时战略游戏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以泰伯利亚矿为基石的CnC世界里尤其如此。希望我以下的分析能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便于大家在游戏中更合理地支配你的泰伯利亚资源。
1.基本原理
每簇成熟的泰矿绿晶蕴含$350价值,成熟蓝晶为$700。
每辆矿车的最大容量为4簇泰矿,无论这4簇泰矿是“男”是“女”:)换句话说,采满一车绿晶能带回$1400收益,采满一车蓝晶能带回$2800收益。
2.资源采集和转化
游戏初期单精炼厂配单采矿车资源采集并转化的效率约为$36/sec,约合$2136/min。完成一次资源采集并转换的过程需要经过39.32秒,可近似看作40秒。
相关实例:
a.一辆满载绿矿的的矿车把矿卸空(从银码开始上涨的瞬间到矿车重新动身离开精炼厂)需要12秒左右时间,满载蓝矿的则只需要10秒左右时间。
p.s 得出这样的结果,我当时也觉得很惊讶,于是有意多做了不下30次实验,结果始终还是非常接近12秒和10秒。如果是误差,决不会有2秒之多。此外,如果故意采一车蓝绿各半的矿,则将其卸空需要11秒的时间。对于这点我也做了不下10次实验,基本否定了误差的可能性。不知这种差别是否设计者有意制造的,为了使蓝矿的作用更具决定性?
b.分别在三幅常见的对战地图(竞技场、竞技之塔、美国小镇)上各选3个阵营作如下实验:把第一座精炼厂出口朝向并紧紧挨着矿区建,且在实验期间不再建造第二座精炼厂,记录下前6次矿车从动身离开精炼厂到采满矿回来开始卸货(银码开始上涨的瞬间)经过的时间,结果如下:
采集+往返的时间(从左到右依次列出)
竞技场
GDI 18.87s 25.16s 28.88s 33.11s 22.69s 29.67s
平均26.84s
Nod 23.46s 21.75s 26.49s 30.26s 28.03s 24.23s
平均25.70s
Scrin 19.65s 24.28s 25.89s 21.08s 32.47s 22.63s 平均24.33s
------------------------------------------------------
竞技之塔
ST 20.25s 31.76s 23.99s 32.55s 29.20s 37.41s
平均29.19s
MoK 31.17s 26.87s 25.27s 32.29s 24.60s 27.63s
平均29.17s
R-17 22.04s 19.03s 27.43s 24.55s 28.89s 26.47s
平均24.74s
------------------------------------------------------
美国小镇
ZOCom 26.82s 33.97s 35.00s 37.22s 35.02s 30.73s 平均33.13s
BH 22.96s 25.47s 21.30s 23.52s 34.20s 28.51s 平均25.99s
T-59 22.18s 24.63s 32.69s 34.65s 30.01s 25.63s
平均27.92s
总平均时间= 27.32s
计算过程:
1400 / ( 27.32 + 12 ) = 35.61 ($/sec)
35.61 × 60 = 2136.32 ($/min)
----------------------------------------------------
[$HR getPages$]
3.矿车的脾气
每次出发,去采哪簇矿是不确定的,随机性较强,这从上面列表中那上下波动而非递增的采集+往返时间就可以看出来一些。矿车采集+往返的时间有时变得较长的另一个原因,可以解释如下。泰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生长,刚长出来的泰矿蕴含的价值少于成熟时的$350,矿车经常不等这些矿簇成熟就将其收割,但把整簇割完了也还装不满啊。矿车想了想觉得这样空载运行不划算,于是找下一簇采去了。这一启动、刹车、采集、再启动就又耗去了几秒时间,而且还制造了另外“半簇”矿,这半簇矿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被矿车碰上......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矿车的货物指示槽从界面上来看已经满了(实际应该还差一丁点),但他却跑去找另片矿嗅个两三秒才肯回去......另外,据观察,我发现矿车也并非如某种说法所称的那样会把矿区人性化地挖成“棋盘状”,反而是逐渐趋向于“咬过一口的大饼状”。
4.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
第一,既然知道了每车绿矿带来的收益为$1400,单精炼厂配单矿车平均采集+往返时间约是28秒,卸矿时间是12秒,我们就可以大致估算出在游戏初期的某个时点,手头的可支配资金有多少,从而由经济角度有效判断某个战术是否行得通。反过来看,我们也可以据此来判断敌人在某个时点可能有的兵种和科技组成,一定程度上预知在某个时点其可能对我方造成的威胁,或及时发现敌人到了某个时点经济上的软肋,从而予以及时有效的打击,扩大我方的优势。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选择GDI来游戏,并采用“发电厂—>兵营—>精炼厂—>重工厂”的开局,期间派出3队步枪兵侦察,重工厂建好后造3辆捕食者,这时手头可支配的资金就应该有$1900(等于10000-(800+500+2000+2000)-(300×3+1100×3)+1400×1),此时游戏开始了1分半钟。这个例子不过是个简单的模型,游戏里的变化显然丰富得多,再往后发展还少不了双精炼厂和3精炼厂等等。上面总结的资源采集和转化规律也许就要作相应的调整,但这并不代表上面的分析研究会变得没有意义。实际上,这是进一步分析复杂情况的基础。我估计自己如果能费点时间,应改能把KW的资源采集和转化规律做成一个数学模型。以后要真做好了,我一定拿来同大家分享。
第二,结合上面的规律,我们不妨从理性角度来看看泰矿柱为我们带来的收益水平究竟有多高。矿柱能为其所有者带来$750的一次性初始收益和$25/sec,合$1500/min的持续收益。如果考察占领泰矿柱后2分钟(矿车完成3次资源采集和转化的时间正好是2分钟)的持续收益水平,我们会发现它相当于单精炼厂单矿车收益水平的5/7(25×120/1400×3=5/7),非常可观了!并且由于其带来的收入是连续的,而不像“精炼厂-矿车”方式那样是断续的,实际效率应该比5/7还要高一些。因此,在方便占领泰矿柱的地图上,游戏初期就将其占领显得很重要。当然,你的对手也会这样做,破坏敌人对矿柱的控制也是同样重要的。
第三,上面提到的测试数据从数学上证实了单精炼厂单矿车在游戏开始1分半到2分钟后无法支持连续建造基地、训练单位和升级科技,双精炼厂双矿车、双精炼厂3矿车、3精炼厂3矿车都是比较合理的搭配。我们都知道在CnC3里面绝大部分建筑物和单位的造价都可以简单地把建造耗时的数字乘以100倍得出。也就是说在初始资源消耗完以后,如果还希望用一条生产线连续不断地建造基地或训练单位,就必须保持$100/sec的收入水平。如果你有N条生产线同时工作,那你就应该保持$100×N/sec的收入水平,而这种不止一条生产线同时工作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比如一边在建造中心造指挥所,一边在重工厂出APC,还一边在兵营里出导弹兵,那一共是3条生产线。显然,单精炼厂单矿车$36.61/sec的收益水平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如果你有双精炼厂3矿车,那你的收益水平可能仅仅能满足1条生产线的需要。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见得必须几条生产线不停工作,因此会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也就不见得必须死板地用N×3辆矿车来支持N条生产线了。
[$HR getPages$]
★靠近建筑物的步兵会自行寻求掩护,从而抵消25%的伤害。
实例:一个正常站立的武装工兵被同类的手枪打3下以后剩的血量和一个蹲在建筑物旁获得掩护的武装工兵被同类打4枪后剩的血量完全相同。即获得掩护的步兵单位只承受75%的伤害。
p.s 这一项结论与征服者的文章有出入,文中提到过“蹲墙角的步兵只承受80%的伤害”。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大家不妨验证一下。
★勘探者(包括所有阵营的同类单位)是很脆弱的,无论是展开前还是展开后。在无人协防的情况下,一到两队GDI步枪兵都可以将其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摧毁。
实例:
a.一队GDI步枪兵(未升级穿甲弹,下同)攻击一辆展开前的勘探者的正面装甲,用20.41s将其击毁,攻击侧装甲用19.00s,攻击后面用13.89s。
b.一队GDI步枪兵分别从正、侧、背面攻击展开中的勘探者,在不对勘探者进行修理的情况